如何防治魏氏梭菌病
兔魏氏梭菌病又名兔梭菌性下痢或魏氏梭菌性肠炎或A型魏氏梭菌下痢,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外毒素引起的兔的一种全身性、急性传染病。临床上以排大量水样稀粪、脱水和急死为主要特征。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,还可经伤口感染,除未开食的乳兔外,虽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,一但以1-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以冬、春两季最为常见。饲养管理不当,突然更换饲料、气候骤变等许多应激因素刺激下,极易导致本病的暴发。
(1)症状。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两型,一为最急性型,一为急性型。绝大多数病例属于最急性型,表现为兔突然发病,迅即死亡。急剧下痢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。病初,病兔排灰褐色软便,随后出现水泻,粪色黄绿、黑褐或腐油状。呈水样或胶冻状,散发特殊的腥臭味,污染臀部和后腿。病兔体温多偏低,精神沉郁,拒食、消瘦、脱水,大多水泻的当日或次日死亡。急性型的病兔极度消瘦,严重脱水,’精神委顿乃至呈昏迷状;有的病兔表现抽搐。少数病例可超过1周,虽个别病兔可拖至1个月,但最终仍不免一死。
(2)防治。
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,消除诱发因素,减少应激刺激,并做好兽医防疫工作,可减少发病。污染兔场须用A型魏氏梭菌甲醛氢氧化铝灭活菌苗,肌肉注射2次,间隔1周,第二次注苗后1-2周产生免疫力,免疫期6个月。预防本病每年须预防接种2次。乳兔15—30日龄时,每7日注射1次抗血清,剂量为5毫升。断乳后,立即进行主动免疫。
治疗由于本病病程短,往往来不及治疗。如能及早使用特异的高免血清中和其毒素,同时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等抗菌药物,可抑制病菌的生长;使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和收敛剂进行对症疗法,再加以补液等综合措施,可获得一定疗效。病初,及早应用抗血清,可获得良效,用量为5-10毫升,每日1--2次,连用2次。